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行业资讯

心若改变,则态度改变;态度改变,则习惯改变;习惯改变,则人生改变

查看内容

生态环境部文件:《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2021-4-12 12:02| 发布者: ynzhhj| 查看: 406| 评论: 0|来自: 水生态信息网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对环境保护的持续背书,生态修复行业正以高规格、大体量、巨额投资的方式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各级政府案头,涌现出大量以生态修复为主题的科研报告、生态设计方案、生态工程概预算和施工方案等报批文件。
 
   在各类报告、方案中,生态修复的概念或许不尽相同,但大多也会围绕构建生物群落、打造生态健康、抵抗外部干扰、实现自身平衡等几方面内容。否则,所谓的生态修复就被认为是不成功的,或者说是不能称为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面向的对象包括山、水、林、田、草及大气等,其中水生态修复,在目前市场中又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水生态修复的目的是协助受损、退化的水体恢复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的手段总也摆脱不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生态修复的效果却会因三者的配比不同而结果迥异;至于生态修复的考核,又似乎可以直接用水质、透明度等若干平面指标来衡量;而修复后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只要给足维护人工,就一定能让水体状态稳定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方案出现高度撞脸,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污染问题,不管什么样的受体对象,最终的解决对策,落脚点永远是生态结构三要素的构建。
 
   于是乎,复制粘贴,文字堆砌,一本方案,逐步沦为自己公司技术推广的画册。十本方案,无非就是改改门换换面。
    
   于是乎,在很多外界人士看来,所谓水生态修复,就是工程恢复,种植物、投鱼虾、培养微生物,就这么简单。
 
   那么,对于这门新兴却又貌似已走下坡路的行业——水生态修复,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权威标准或行业规范呢?
 
   实际上,早在2014年,生态环境部(时为环保部)曾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环保部南京环境所、中交上海航道勘测院联合编制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指南》,针对入湖河流生境的改善及修复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法和保护措施指南。
 
   虽然此指南仅为指导性文件,并非行业标准,但它对从业人员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指南的内容涵盖了河流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河流生态修复总体设计、河道形态保持、基底及岸坡修复、河道缓冲带构建、河道生态多样性修复、河道水质净化等方面,以及相关工程的维护与管理、投资估算方法等。
 

   限于文章篇幅,本文摘取了部分重点内容与大家分享,文末附全文下载链接

——水生态信息网


 

 

内容页面Content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
下和街思睿天地一区5楼
邮 编:671005 咨询热线:0872-2507286 邮 箱:ynzhaohong@sina.com
返回顶部